摘要:初中教師資格證學科教案怎么寫?希賽網(wǎng)為廣大考生整理了初中生物《尿的形成》教案,希望對備考的考生有所幫助,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希賽網(wǎng)教師招聘頻道。
一、教學目標
1.說明腎單位的組成及作用,概述尿液形成的過程。
2.通過動手探索的形式,提高綜合運用知識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形成人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腎單位,尿的形成過程。
難點:尿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生活實例:病人看病,醫(yī)生有時會要求病人做尿常規(guī)化驗。提問:這項檢査反映人體什么系統(tǒng)的健康狀況?
(泌尿系統(tǒng))
追問:泌尿系統(tǒng)中腎臟是最重要的器官,尿液在腎臟中是怎么形成的呢?進而導入新課——尿的形成。
(二)新課教學
1.腎的微觀結構——腎單位
(1)觀察腎臟的模型,結合教材相關內容。感知腎的顏色、性狀、大小,腎臟中的什么結構起重要作用?
(腎外形如蠶豆,紫紅色,腎單位是腎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每個腎臟包括大約100萬個腎單位。)
(2)觀察腎單位結構圖,小組討論思考如下問題:
腎單位由什么構成?各部分分別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觀察、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在黑板前板畫并標注出各部位結構的名稱。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每個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腎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動脈分出的許多毛細血管相互纏繞而成。腎小囊套在腎小球的外面,下接腎小管。腎小囊壁和腎小管壁為單層細胞。)
2.尿的形成
過渡:血液在流經(jīng)一個腎單位的過程中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1)組織模擬活動:篩糧食
出示一包帶雜質的糧食(有花生米、大豆、黑米,也有石子、沙粒),啟發(fā)學生:怎么有效去除雜質呢?
(用篩子篩去雜質。)
請兩名學生到講臺參與實踐活動,動手將含有雜質的糧食篩干凈。
教師引導:篩出去的雜質能否直接丟掉呢?
(不能,因為雜質中還有一些小粒的糧食)
教師繼續(xù)引導:應該把漏掉的小粒的糧食從雜質中重新?lián)旎貋?。那么我們回顧下,剛才“篩糧食”的情境中,都包含了哪些過程?
(篩出去和撿回來。)
(2)課件展示尿的形成動畫。提問:篩糧食與尿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師生共同總結:“篩出去”的過程發(fā)生在腎小球,即將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篩出去;“撿回來”的過程發(fā)生在腎小管,即把篩出去的某些小分子物質重新?lián)旎貋怼?
(三)鞏固提高
嘗試尿的形成的示意圖并標出腎單位各部分名稱。
(四)小結作業(yè)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
2.作業(yè):血液流經(jīng)腎小球時哪些物質被過濾出去了?原尿流經(jīng)腎小管又有哪些物質被重吸收回來了呢?
四、板書設計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