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考真題是備考過程中的重要參考資料,通過做歷年法考真題可以熟悉法考每年的出題思路,了解法考考試題型的變化趨勢。為幫助大家備考,希賽網法考頻道特為大家整理了歷年法考真題,一起來練習下吧。
希賽網為大家整理了2016年司法考試真題答案及解析,以下為卷一第一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對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錯誤的?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
B.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也承擔應盡的義務
C.人民通過各種途徑直接行使立法、執(zhí)法和司法的權力
D.人民根本權益是法治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法律要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答案】C。
【知識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質屬性
2.相傳,清朝大學士張英的族人與鄰人爭宅基,兩家因之成訟。族人馳書求助,張英卻回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弊迦舜髴M,遂后移宅基三尺。鄰人見狀亦將宅基后移三尺,兩家重歸于好。根據(jù)上述故事,關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A.在法治,道德通過內在信念影響外部行為,法律的有效實施總是依賴于道德
B.以德治國應大力弘揚“和為貴、忍為高”的傳統(tǒng)美德,不應借訴訟對利益斤斤計較
C.道德能夠令人知廉恥、懂禮讓、有底線,良好的道德氛圍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
D.通過立法將“禮讓為先”、“勤儉節(jié)約”、“見義勇為”等道德義務全部轉化為法律義務,有助于發(fā)揮道德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
【答案】C。
【知識點】法與道德
3.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完善立法體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
A.改進法律起草機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關部門組織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起草
B.完善立法協(xié)調溝通機制,對于部門間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
C.完善法規(guī)、規(guī)章制定程序和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
D.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及時明確法律規(guī)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jù)
【答案】A。
【知識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質屬性
4.深入推進依法行政,要求健全依法決策機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
A.甲省推行“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制度,將風險評估作為省政府決策的法定程序
B.乙市聘請當?shù)刂蓭煋握深檰?,對重大決策進行事前合法性審查
C.丙區(qū)因發(fā)改局長立下“軍令狀”保證某重大項目不出問題,遂直接批準項目上馬
D.丁縣教育局網上征求對學區(qū)調整、學校撤并等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事項的意見
【答案】C。
【知識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質屬性
5.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審員選任方式,在增加陪審員數(shù)量的基礎上建立“陪審員庫”,隨機抽選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關于人民陪審員制度,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應避免陪審員選任的過度“精英化”
B.若少數(shù)陪審員成為常駐法院的“專審員”,將影響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公信力
C.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讓人民群眾通過參與司法養(yǎng)成守法習慣
D.陪審員的大眾思維和樸素觀念能夠彌補法官職業(yè)思維的局限性
【答案】C。
【知識點】依法治國理念的基本內涵依法治國理念的基本要求
6.中國古代有“厭訟”傳統(tǒng),老百姓萬不得已才打官司。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我國司法領域卻出現(xiàn)了訴訟案件激增的現(xiàn)象。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相比古代而言,法律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對保障人們的權利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B.從理論上講,當訴訟成本高于訴訟可能帶來的收益時,更易形成“厭訟”的傳統(tǒng)
C.案件激增從一個側面說明人民群眾已逐漸樹立起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觀念
D.在法治社會,訴訟是解決糾紛的合法途徑
【答案】D。
【知識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質屬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
7.法治社會建設要求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杜絕“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現(xiàn)象。下列哪一做法無助于消除此現(xiàn)象?
A.甲市將信訪納入法治軌道,承諾對合理合法的訴求依法及時處理
B.乙區(qū)通過舉辦“群眾吐槽會”建立群眾利益溝通機制
C.丙縣通過地方戲等形式普及“即使有理也要守法”觀念
D.丁市律協(xié)要求律師不得代理群體性糾紛案件
【答案】D。
【知識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質屬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8.《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15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依法實施罰款處罰,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實行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收繳的罰款應當全部上繳國庫。”關于該條文,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表達的是禁止性規(guī)則
B.表達的是強行性規(guī)則
C.表達的是程序性原則
D.表達了法律規(guī)則中的法律后果
【答案】B。
【知識點】法的要素
9.全兆公司利用提供互聯(lián)網接入服務的便利,在搜索引擎訊集公司網站的搜索結果頁面上強行增加廣告,被訊集公司訴至法院。法院認為,全兆公司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yè)道德,構成不正當競爭。關于該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誠實信用原則一般不通過“法律語句”的語句形式表達出來
B.與法律規(guī)則相比,法律原則能最大限度實現(xiàn)法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C.法律原則的著眼點不僅限于行為及條件的共性,而且關注它們的個別性和特殊性
D.法律原則是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適用于個案當中
【答案】C。
【知識點】法的要素
10.甲和乙系夫妻,因外出打工將女兒小琳交由甲母照顧兩年,但從未支付過撫養(yǎng)費。后甲與乙鬧離婚且均不愿撫養(yǎng)小琳。甲母將甲和乙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撫養(yǎng)費2萬元。法院認為,甲母對孫女無法定或約定的撫養(yǎng)義務,判決甲和乙支付甲母撫養(yǎng)費。關于該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判決是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
B.甲和乙對小琳的撫養(yǎng)義務是相對義務
C.判決在原被告間不形成法律權利和義務關系
D.小琳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之一
【答案】B。
【知識點】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法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