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提供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練習題及答案,主要包括的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等,想學習更多的你可練習本套試題。
一、填空:
1.藝術起源說有巫術說、游戲說、模仿說、勞動說、心理映射說。
2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可分為 生活體驗、藝術構思、意象物化三個基本階段。
3.形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藝術個性、審美性。
4.藝術作品主題的產生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內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愛。
5.藝術的社會功能主要有認知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
6.藝術作品的內容由題材和 主題兩種因素構成。
7.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的兩大主流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8.《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國藝術家 羅丹。
9. 德國接受美學家伊瑟爾提出了的“隱含的讀者”概念。
10. 藝術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環(huán)境、典型形象等。(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自己選著寫吧)
11. 王朝聞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藝術接受中“再創(chuàng)造”、“再評論”的理論。
12. 中國畫獨特美是形式美與意境美相結合。
13. 羅丹的“巴爾扎克”屬于藝術中的雕塑美術。
14. 馬克思主義的起源說是勞動說。
15. 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主要有現實主義、古典主義、自然主義、現代主義和 浪漫主義。
16. 顧愷之的《論畫》和謝赫的《畫品》為代表的著述,是中國最早的繪畫理論專著。
二、名詞解釋:
1. 藝術語言:指的是它在藝術作品中起到類似語言的表情達意的作用。事實上藝術語言就是藝術作品的物質表現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個種類的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如繪畫語言包括線條、色彩、構圖等;音樂語言包括旋律、和聲、節(jié)奏等;電影語言包括畫面、聲音、蒙太奇等。
2. 藝術直覺:就是在一定的藝術心理定勢的不知不覺的導向和作用下,對客觀事物感知后,不經過復雜的智力思考的邏輯過程而直接、迅捷的認識和把握事物的思維活動。
3. 現代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是指藝術家按照生活的本來面貌,通過藝術形象的典型化,真實的再現生活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藝術描繪的客觀性、藝術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傾向和情感的隱蔽性。
4. 藝術風格:簡單地說,風格就是藝術作品的因于內而符于外的風貌,是藝術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藝術家獨特的創(chuàng)作個性,離不開藝術家獨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環(huán)境,閱歷修養(yǎng),審美需求和藝術追求。
5. 藝術意境:是藝術作品整體所呈現給欣賞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是內容與形式完美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中偏重于內容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效果。
6. 藝術流派:是指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內,由一些思想傾向、藝術主張、創(chuàng)作方法、藝術風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藝術家,自覺或不自覺的形成的藝術家群體。藝術流派是多種多樣的。它是藝術不斷發(fā)展、多樣化與繁榮的表現。
7. 形象思維:是指在藝術構思過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過藝術想象,對表象予以升華,或對表象予以分解、重組、聯結等,加工成藝術意象的思維過程。
8. 造型藝術: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料、紙張、泥石、木料等),通過雕塑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與表現藝術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種再現性空間藝術,也是一種靜態(tài)的視覺藝術。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藝術、書法藝術等。
9. 意境:是藝術家的思想、審美觀念及審美理想與客觀景物的融合。它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tǒng)一?!耙饩场弊非筇烊恢?,追求純真之美,追求樸素之美,歸結為一種自然天真的審美趣味,對于中國傳統(tǒng)關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三、簡答題
1.如何理解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是對立統(tǒng)一、互相包容、互相轉化的關系。兩者都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會存在沒有內容的形式和沒有形式的內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內容的藝術作品?!叭绻问绞莾热莸谋憩F,它必和內容緊密的聯系著,你要想把它從內容分出來,那就意味著消滅了內容;反過來,你要想把內容從形式分出來,那就等于消滅了形式?!绷硗庑问绞莾热莸耐庥^,形式不佳,肯定會影響對內容的鑒賞。所以,在接受活動中,從這一意義上說,藝術形式確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決定性的,另外,從接受角度來看美術,電影,音樂等作品它們的形式本身就是內容,就是說這些作品形式不但體現了作品的內容,同時它們也決定了自身的內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內容與形式是緊密結合的,成為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
2.簡述道德、宗教對藝術發(fā)展的影響。
(1)藝術與道德:有些藝術作品能體現一定時代的道德準則,一定時代和一定社會的倫理道德思想,總是要通過藝術作品的主題,內在意蘊等表現出來。藝術家的道德觀也會影響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一部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可以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同時,道德對藝術的影響,還表現在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和道德觀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既然藝術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藝術作品當然就是社會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因而在描寫和表現人們的道德面貌與道德生活時,必然融入藝術家個人的道德評價和道德判斷。(2)宗教對藝術:第一,表現在藝術被宗教用來宣揚和傳播自身,同時宗教也為藝術提供了自身的題材與內容。其次,在某些方面宗教對藝術發(fā)展產生了促進作用。第三,表現在宗教具有阻礙藝術發(fā)展的作用。它把藝術限定于宗教所規(guī)定的范圍和式樣中,以理論的形式影響了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鑒賞活動,在一定程序上阻礙著藝術的發(fā)展
3. 藝術接受的社會環(huán)節(jié)有哪些?
藝術展覽館 新聞媒介 藝術出版社 藝術博物館 藝術市場 藝術院校
4. 辨析藝術作品的格調與品位。
(一)格調是藝術作品中一個重要的屬性,它既與作品的風格和意境、形式和內容有密切的關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內涵。格調是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藝術家藝術造詣、文化修養(yǎng)、審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總匯體現。藝術作品的格調有高下雅俗之分。它們首先體現在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創(chuàng)作立意方面。對生活中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判斷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創(chuàng)作格調的高低。一般來說,進步的世界觀、積極的人生觀、健康的審美理想以及創(chuàng)作上的社會責任感是創(chuàng)作高格調的藝術作品的基礎和前提。俗與雅是衡量作品格調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高格調的藝術作品一般來說有著健康的內容,深刻的思想,也就是說,它能觸及生活的本質,展示生活的豐富性與復雜性,給世界和人生以新的解釋,賦予生活以新的意義,在格調高的作品中還能體現藝術家的獨立人格和嚴肅認真地對待社會、人生與自我的態(tài)度。(二)藝術作品既有格調高低、俗雅之分,也有不同品位之別。這兩個概念的第一個差異在于,格調是一個從作品價值的兩極(如高低、俗雅)把握作品不同屬性的范疇,品味則是從作品中再細分出差異、層次和等級的范疇。格調和品味的第二個區(qū)別是,格調雖然與藝術表達方式相關聯,但更多地設計到作品的思想內容。
5.簡述“藝術世界”的構造。
所謂“世界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思想體系,他們把歐洲和北美洲的藝術稱作“世界藝術”,否認和抹煞其他民族尤其是東方民族藝術的特點和價值。世界上一切不存民族偏見的理論家和藝術家都鄙棄這種觀點,他們恰如其分的評價東方東方民族藝術的特點和價值。
6.簡述藝術活動中的共鳴現象。
在藝術欣賞活動中,當欣賞著被藝術作品所感染,從而達到與作品的色彩,線條共呼吸:與作品的人物共命運,愛其所愛,恨其所恨,這種現象,就稱其為藝術欣賞中的共鳴現象。它主要的特征就是在欣賞著和藝術作品之間消除了主客體之間的距離,達到了相互融合和親密無間的契合。當然,在藝術欣賞中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同時具備主客體兩方面的條件。從客體方面來說,藝術作品本身必須在藝術水平和思想內容上是優(yōu)秀的,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從主體方面講,則需要具備相應的藝術修養(yǎng)、知識積累和人生閱歷。(1)藝術欣賞中的共鳴現象,會因不同藝術門類的藝術語言方式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2)在藝術欣賞中,共鳴現象的產生還涉及到許多復雜的條件和因素,其中包括生活在不同文化傳統(tǒng)、社會階層中的民族和階級對共鳴的影響。(3)在藝術欣賞的共鳴現象中,一方面不同的階級、民族和階層的人確實存在著差異和矛盾,另一方面,某些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對于不同階級、民族和階層的人來說,又都能產生共鳴。
7.簡述如何認識藝術作品的商品屬性?
所謂藝術的商品屬性,是它作為勞動產品和交換物雙重屬性的統(tǒng)一,缺一不可。作為商品的藝術作品是一種特殊尚品。首先,它是一個欣賞的對象,是精神的產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使用價值。其次,藝術作品不同于一般產品的地方還在于它受到傳統(tǒng)文化和當時社會各種思想觀念和風尚的影響。由于這兩點,藝術作品的價值在藝術商品的交換過程中并不一定能真正得到實現。
8.什么是藝術思潮?研究藝術思潮有何現實意義?
指在一定歷史時期和一定地域內,在一定的社會思潮和哲學思潮的影響下,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特別是經濟變革和政治斗爭的發(fā)展)以及藝術自身的發(fā)展,在藝術領域里形成的具有廣泛影響的藝術思想和藝術創(chuàng)作潮流。它是社會思潮的構成部分之一。 現實意義:首先,有利于直接推動各時代藝術的蓬勃發(fā)展;其次,能夠有利于深入了解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內在意義;再次,進一步證明再現與表明統(tǒng)一是藝術自身的規(guī)律之一。
9.論藝術的功能,舉例說明。
關于藝術的功能,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考慮和歸納。但就藝術的社會功能或社會作用而言,一般的藝術理論大都將其分為三種,認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1)藝術的認識功能:認識自然、社會、人生,主要是指人們通過藝術鑒賞活動,可以更加深刻的熱鬧是自然和社會、認識歷史、認識人生。例如:(別全寫,選擇或自己舉例)我們可以從《詩經》中認識兩三千年前我國奴隸社會的生活情景,了解當時人民的苦難與追求、婚姻和愛情以及他們的智慧、反抗和斗爭;也可以從馬王堆漢墓帛畫中認識我國早期封建社會的文化、信仰、和統(tǒng)治階級的奢侈豪華的生;更可以從敦煌藝術寶窟中比較全面的認識從十六國到宋元各個時代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以及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的情況。(2)藝術的教育功能:藝術作品能夠對人們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功能。例如:孔子曾經用繪畫比喻禮,用雕刻比喻教育,用詩和音樂來比喻他的政治思想,希望以藝術為手段,通過詩教和樂教達到克己復禮的政治目的。再比如一些文論詩論作家都非常強調藝術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功能。(3)藝術的審美功能:藝術除了認識功能和教育功能之外,還有審美功能。藝術能使人認識形象的真理,使人產生美的感受和感動,我國古代的文藝理論家也非常重視藝術的審美價值,如宗柄的“暢神說”,姚最的“悅情說”,張彥遠的“怡悅情性”說,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藝術的審美功能。
10.如何理解形式的含義。
形式是指事物和現象的內容要素的組織構造和外在形式。藝術形式與藝術內容并舉,指的是藝術作品內部的組織構造和外在的表現形態(tài)及種種藝術手段的總和。藝術形式包括兩個層次:一是內形式,即內容的內部結構和聯系;二是外形式,即由藝術形象所借以傳達的物質手段所構成的外在形態(tài)。在任何藝術作品中,內形式與外形式是結合在一起的,只有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藝術作品的內容才能夠得到表現。藝術形式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時代性、變異性等特點。構成藝術形式的要素有:結構、體裁、藝術語言、表現手法等。